王佛寺村 山清水秀“小江南” 炎炎夏日,这里却别有一番清爽

炎炎夏日,这里却别有一番清爽。乡村小道上到处一片整洁干净,路边的野花正跟随微风的节奏摇摆着。进了村大门,右侧便是休闲小广场,嫩绿的小草从一块块红色的地砖缝中钻出来,沐浴着阳光。四周杨柳成荫,花团锦簇、凉棚亭亭,村民们悠闲自在地聊天纳凉。广场北侧的一汪泉水池中,五彩斑斓的小金鱼争先恐后地翻腾着,见人来越发变得活跃,仿佛在举行欢迎仪式。再往前走是一条由东向西、清澈见底的小河,两岸树木花草郁郁葱葱,一个侧转身便能邂逅一座拱桥式木制凉亭横跨在水渠上,在树荫下赫然挺立,村妇们在亭中喝着茶,做着针线活儿……俨然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里就是2017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王佛寺村,也有人将这里称为“乐都区寿乐镇的"小江南",清新的农村面貌和整洁的乡村环境以及浓郁的乡村文化给这座村庄增添了不少生机和美丽

王佛寺村位于乐都区寿乐镇镇政府所在地北面,距乐都区中心8公里,土官沟河穿村而过,紧邻知名的全真派武当山道观。村内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河流清澈,山川秀丽,村名由王佛寺而得

悠悠古寺福佑百姓

沿着王佛寺村村干道往前走,大约几百米处王佛寺便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寺院,外墙上斑驳的印记仿佛记载着这个村庄的几代更迭。院内的两棵松柏树,苍劲有力,枝头伸出墙外,犹如两位高大威猛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寺院,也守护着这个村庄的四方安宁。据当地百姓介绍,王佛寺即“王氏佛寺”,初为蒙古族所建藏传佛教寺院,据传该寺由当地王氏家族祖先初于元泰定年间(1324一1330 )。王氏,本蒙古族,因西征有功,授“将仕佑郎”,驻守胜番沟,后以王为姓,生息于此地。王佛寺初建于扎门子(土官沟白崖湾上庄),后迁寺尔湾,第二次迁今址,清乾隆年间进行过维修。同治年间毁于兵乱,光绪初年村人集金重修,民国十三年再度维修。现存建筑一进二院,正中大殿5间,两侧厢房各7间,殿字宏阔,雕刻精细,尤其砖雕龙、鹏、狮、象以及山门木龙,栩栩如生,殿内所供三大古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等塑像,姿态各异、色彩鲜明。1983年被乐都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佛寺虽属藏传佛寺,但历史上僧人不多,实为佛堂,类似汉族庙宇。

匠人精神世代传承

说起木工工匠,王佛寺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成自豪地说:“我们村里能工巧匠多着哩,王佛寺内的大殿木料盖制和花雕都是本村的木匠们所为,还有村口的景观大门也是出自这些能工巧匠之手。”不得不说,进入王佛寺村,首先那座大门便是一道景观标志。据了解,大门总高13.7米,宽7.4米,共有四层,每一层由松木搭建而成,房檐下是一朵朵精致的雕花,上面青瓦封顶,形似古代的楼宇风格。

据王海成介绍,以前经济条件普遍不好,有些农民仅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养活不了一家老小,所以,外出打工也是一种常态。出门在外,如若没有手艺何以生存?个别农户从历代就是木匠出身,在那个年代里,“木匠”也是一种身份,只要有建造的地方,就需要木匠,因此木匠的生存得到了很大的支持,村里家家相传,大约一半的年轻人都学会了木工传统手艺,农户们的日子逐渐景气起来。如今社会越来越科技化,很多建造中,木匠并不那么“得宠”,所以木匠越来越少。听说村里要修建景观大门,几位手艺精湛的木匠们纷纷前来帮忙,设计、制图、测量、搭台、修建……整个过程无一外部人员参与,全是他们自己干,加上村民们自主参与出力出钱,很快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大门矗立在王佛寺村村口,雄伟高挺、英姿勃发

一个心愿由众人一起来完成,相信王佛寺村的村民们都能体会到那种幸福感和自豪感。这些能工巧匠们在闲余时间,凭借自己的手艺改变了村里的多处面貌,就像他们所说,这里的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回馈这片土地,为它做点什么……

 

曾经的王佛寺村人多地少、经济落后,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随着十八大的好政策流入每个农户家,村民的日子变得越来越红火,他们依托引胜沟水资源无污染、自然气候优越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实施创业带富工程。村委会积极协调农牧、水利等部门,动员群众搭建拱棚种植乐都长辣椒,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还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每年的6—10月份是长辣椒的采摘季,众多省城游客慕名前来观光采摘。此外,村委会定期邀请农牧专家,开展加强培育农民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劳动技能等培训,使农民群众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致富增收的能力。目前,全村拱棚数量在600栋以上,每户农家中都建有1-5栋大棚,每栋拱棚收入达12000-14000元,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工作的良性互动。

 

上一篇:“神奇探星之旅”活动圆满落幕,百余名游客来宁夏体验塞上江南好风光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回应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